官方电话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反对北约在日本设立代表处,马克龙对印太概念早有怨气

发布时间:2023-06-07 17:08:36
  |  
阅读量:290
字号:
A+ A- A

日前,据媒体报道,由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反对北约在日本设立代表处,由美日两国政府所极力倡导的这一动作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

马克龙亮出了“红灯”

当地时间6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达8位“熟悉相关内情的消息人士”话称,由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反对,北约在日本首都东京设立该组织在亚洲第一个正式代表处(称作“联络办公室”,严格说来这一说法并不确切)的计划,被搁浅达数月之久。

摄图网_401783820_wx_直播间场景(企业商用).jpg

2007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为首位到访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日本政府首脑,首次提出与北约互设代表处。2018年,在美国和英国的极力推动下,日本驻北约联络办公室以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附属机构的形式成立,但鉴于方方面面存在严重分歧,北约迟迟未能就在日本设立其代表处达成一致。

今年1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高调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达成了“加强彼此间关系”的共识,随后就频繁传出消息,称北约计划“很快”在日本开设代表处。

5月1日,日本《日经亚洲》刊出独家新闻,言之凿凿援引来自“日本和北约官员”的信源报道称,北约驻日本代表处将在2024年正式挂牌,并极可能于2023年7月北约峰会(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上敲定此事。

如果《金融时报》传出的最新消息属实,表明北约成员国在是否将触须延伸至北大西洋范畴以外,迄今并未如美日英等国所竭力表述得那样“已达成共识”。

从该报道的语气分析得知,马克龙对北约在日本东京设立代表处持保留意见由来已久。报道称,就在上周,马克龙在一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北约将覆盖范围扩大至“其地理范畴之外”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报道同时援引“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法国不愿支持“可能加剧北约与中国间紧张关系”的政策。

上个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就相关新闻发表评述称,亚洲是和平稳定的高地,也是合作开发的热土,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斗争的角斗场。之后她还强调,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势必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周边各国应当对其行动表现出高度警惕。

法国何以唱反调

其实,马克龙一贯反对北约在所谓“印太”地区插足过深,甚至对美国首创、日本和印度等国津津乐道的“印太”概念也不甚感兴趣。

这是因为“与北约保持密切但有一定距离的关系”,以维护自身独立自主,是战后法国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

1949年北约成立时,曾在二战中遭受“亡国”之苦的法国成为创始成员国之一,当时北约甚至把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

但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法国为了重新占领苏伊士运河,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对埃及进行的军事行动)中,美国对陷入危机不能自拔的法国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极大刺痛了法国人的自尊心。

1958,随着阿尔及利亚危机(因阿尔及利亚问题法国第10空降师企图发动政变引起的危机)的深化,戴高乐重新上台,成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随后提出了“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军事战略,并向美国提出了交还法国在北约中驻军指挥权的要求。

遭拒绝后,法国于1965年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1966年初正式退出),收回全部军队指挥权,迫使北约驻军撤出法国领土(1967年完成),北约总部也从此迁移至布鲁塞尔。

此后法国完全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和北约“联动”:它曾作为单独主体参加了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也曾“一次性”交由北约指挥其军队,参加了在波黑进行的维和行动,却拒绝追随美国参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由于“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并非退出北约,法国在退出期间不参加北约军事行动、不享受北约军事保护,却仍旧要缴纳会费(约占北约非军事预算的15%)。

伴随着华约解体、冷战结束,东西方阵营一度模糊化,“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戴高乐主义似乎变得无的放矢。2009年,在被称为“第五共和国最亲美总统”的萨科齐推动下,法国重返了北约军事一体化。

但法国的重返并未换来如萨科齐所吹嘘的“盟友敬重”,反倒不得不被套上一个又一个“协调一致”的紧箍咒,这让“法国重返北约”连同始作俑者萨科齐及其所属政党,一并不受欢迎。萨科齐本人未能连选连任,他所在的共和党自他败选后也再未执政,甚至无法杀入决选。

俄乌冲突爆发前,马克龙就多次强调“欧洲自主防卫”,主张淡化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减少欧洲大陆对美国的安全保护的依赖,自然对美国假北约之手染指的“印太”事务不感兴趣。

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大陆、尤其北约和欧盟东部成员国感到唇亡齿寒,一时间北约概念在欧洲再度走红,马克龙也不便在欧洲防卫问题上明显立异。

但“印太”却是另一码事。

此前,对美英在北约之内再构筑“三国”“四方”等“亲上加亲”的“内层核心圈”,尤其借这些“小圈子”攘夺法国既得利益,如硬抢法国在澳大利亚的潜艇合约,法国朝野早已对此愤愤不平。

如果说,他们对“来自欧洲东部的军事威胁”,权且接受“这是北约该管的事”“法国也有义务参与”的说法,那么,对在北约旗号下,远离“北大西洋”的地理范畴,去遥远的“印太”“火中取栗”,当然是心不甘、情不愿。而且,此举还可能得罪中国。

马克龙会否转变立场?

但对马克龙的姿态也无须看得太重。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言,北约“联络办公室”定义模糊,概念宽泛,在不同国家设立的该机构名称虽同,责权范围却大相径庭,与其关注一个机构的设否存废,不如关注更实质性的,如北约在“印太”竭力维持和扩张其军事霸权的实质性行动。

北约有重大事务“一致赞同”的规则,只要法国一个成员国否决,在日本设立代表处也不可能实现,何况对此举有异议的北约成员国也远非法国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龙对北约在日设立代表处的“否决”,是在有英国背景的《金融时报》上首发,并被“日本网”等广泛发布。

而素称发达、对国政新闻高度敏感的法国主要传媒事前事后近乎一字不提(个别非主流法语平台用转载金融时报消息的形式作了简短报道),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对这件事,一如对“军事介入‘印太’事务”本身,法国上下均不感兴趣。